当代——在艺术与设计之间展

2013-03-17 22:43

展览名称:当代——在艺术与设计之间

主办:广州美术学院

承办: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

时间:2009.12.31-1.17

地点: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号厅

跳出专业看专业

——关于《当代:在艺术与设计间》教学研究课题展

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·教授 赵 健

冯峰和黄小鹏这两位在“行政”上分属美术和设计学科的教师,去年共同筹划了一项“三年教学研究课题”——在“艺术与设计”及“技艺与介质”的交叉点上,寻找使两个学科共同受益的有关“认知能力”与“创意能力”训练的路径。一年来,两人围绕此课题,在教学实践,创作实验以及理论研讨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。其路径的别致,行为的生动以及研究价值和有效性等,受到了师生们和业界的持续关注。

这次的展览,属其“三年课题”的“阶段汇报”性质。

关于参展作者的结构——冯黄二位各携两名(自己指导的)研究生,同时邀请对本课题有较高认同度,并一直关注和实验着相关内容的陈侗老师,共同形成“(1+2)+(1+2)+1”的“7人作者组”;

关于参展作品的结构——“ 7件(套)作品群”。

其中:

冯峰师生三人的作品,基本可划归为“阳光下的日常视知觉实体”,属“有距离且逼真” 的片断或准生活场景;

黄小鹏师生三人的作品,则应划归为“光电下的非常视知觉虚体”,属“被忽视的科技(或准科技)”之社会或精神场景;

陈侗作品则介于上述“两路师徒作品”之间:其物理介质令人熟悉——怎么看怎么“东方”:“源于生活”触手可及且“很物质”,故与冯峰师生的作品相关;其视觉图象则倍感陌生——怎么看怎么“西方”:“疑似科技”,“神秘潜伏”,“深不可测”且“不物质”,故与黄小鹏师生的作品相关。另,陈侗作品的“修长姿态”,也似乎可在冯、黄两组作品间形成天然的连接。

由于是有关“教学研究课题”的呈现,故展示的每件作品均有一段“导读文字”相伴。这类“图文并茂”方式,把“阅读”从“用手掌控”放大到“用身姿调节”,其与出展作品的品相还算是相辅相成。

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,但在再接再厉的道路上,尤需从“不是问题的问题”中发现“问题”,寻找新的“解题”路径。

“人造”的丰富物质和密集科技,已经比人类更主观,比自然更强势。它给人类带来便利与幸福的同时,客观上亦在“胁迫”人的认知角度和“绑架”人的认知方式:

曾几何时,启发人类认知能力的“类型化”与“间接经验”,似已悄然转换了认知的主客体秩序。于是,“现代人”认知的螃蟹已为“红色”;“现代人”认知的猪肉成为“与冰柜和保鲜膜联动”的块状立方体;因“教育”和“程式化”的作用,《鸭与兔》之间在形象上的差异,似乎已不再取决于各自的物种进化,而由“类人型”描绘取而代之;

《门扇》因(使用状态的)“合理”而无足轻重或令人视而不见,只有消解它“守护”与“开闭”的功能,并呈“多体休眠”(犹如此展览中)的状态时,人们才“头一次”注意到其“因倾斜而暴露的其它表面”,“头一次”注意到它居然如此笨重,难以撼动;

《冷冻食品》的超常尺度呈现,亦令观者倍感生疏和震惊:肉类的“农转工”过程,几乎等同于从“自然生长”到“化学制造”,等同于将“胃”转换为“收集与降解”化学物质的“处理器”。同样,“条形码”的理性精准,令人忘却对食品原本价值的“计较”;“含量表”的详尽齐备,亦让人对“进口货”的辨别权重本末倒置。

60多年前的安迪沃霍尔曾以“被版画”的图象为介质,另类而鲜活地揭示着新时代的重要特征——“复制”。 60年来,由“复制”带来的便利在惠及全球各个角落,成为当代最具社会学意义之“下意识”的同时,亦悄然地催人忘却延续物质世界的更重要介质(或条件),那就是“时间”。 “被消解”的时间反过来遮盖“复制”的瘕疵,多次复制所累积的“衰减”,亦因时间的“最小化”而令人难以分辨甚至根本无暇分辨——面对黄小鹏的《复制》,如果拿出些许的耐心,例如在作品前停留“两分钟”,静心地审视屏幕(载体)上的影像(作品),我们定会为因时间呈现的(有关复制的)“差错”和“衰减”而震惊。

关闭